![]() |
2009年1-7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析報告 |
四、狹義乘用車(轎車+MPV+SUV)競爭格局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本月表現
由于乘用車的范疇較廣,而微客的性質更接近商用車,因此我們強調狹義乘用車,也就是轎車+MPV+SUV。 09年1-7月的自主品牌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127.9萬臺,同比增長37.4%,市場份額29.9%,份額同比增長2.5個百分點,相對09年1-6月的市場份額下降0.5個百分點,仍保持狹義乘用車的第一位置。 09年1-7月韓系的銷量實現61%的正增長,份額上升2.2個百分點,成為除自主品牌外的最大贏家。09年狹義乘用車市場分化趨勢進一步體現。日系的1-7月銷量達到115.4萬臺,同比增長11%,份額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到26.9%,但較1-6月份額26.3%上升0.5個百分點。09年1-7月德系的市場份額同比下滑0.7%。德系份額下降趨勢尚未有效改善。
08年后期以來自主品牌份額總體趨勢是逐步回升,隨后09年春節后開始一路下滑,這主要是細分市場的增長速度的差異的影響,中低端市場在政策和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快速回升,隨后進入逐步下滑期。 由于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消費群體差異較大,自主品牌消費群體的季節性很強,而合資品牌的需求季節性不明顯,因此自主品牌在7月被日系超越是很正常的。 08年的7月的日系品牌表現較強,這也導致08年后期的日系壓力較大。09年日系出現與08年截然不同的走勢趨勢,也就是日系份額09年前低后高。 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主要跟隨合資品牌的調整而變化,同時自身的競爭力也在逐步提升。08年8月以前的自主品牌份額逐漸走弱,9月后隨著合資品牌的收縮調整而逐步走強,在市場回升后,合資品牌調整較慢,自主品牌的2月銷量份額達到32.4%的近期高點。隨著合資品牌供應鏈的調整到位, 3-7月份的自主品牌份額逐步下降,但仍高于08年同期份額,9月后是自主品牌份額的壓力區間,能否份額正增長還沒把握。 7月日系的銷量提升較快,尤其是豐田調整到位,這導致其他車系壓力較大,均有小幅下降,自主品牌雖未與日系直接交鋒,但傳導的壓力導致身處最底端的自主品牌最難受。 2、自主品牌分析
從上面圖看到自主品牌在乘用車主力細分市場的09年球狀份額只有轎車處于較高的正增長區間,自主品牌的狹義乘用車份額上升主要是轎車高增長的結果。09年自主品牌MPV增長12%,處于與市場基本同步的停滯狀態;自主品牌SUV的銷量下降15%,遠落后于市場的表現。自主品牌在MPV、SUV市場的表現與市場形成反差,也與08年的增長特征完全相反,自主品牌在MPV的主流位置增強,在SUV的邊緣化更加明顯,但MPV、SUV的自主品牌危機仍較重,MPV的危機還沒有真正到來。
7月狹義乘用車自主品牌份額大幅下滑,其調整主要是自主品牌轎車的大幅下滑和SUV份額的持續下滑,MPV自主品牌在7月表現對份額改善的貢獻不大。 SUV的自主品牌份額從1月的46%回落到7月的28%,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合資品牌在SUV市場的投入強化,合資品牌中高檔SUV的價格下壓。 MPV的自主品牌份額本月環比6月下降7個百分點,處于09年的低位,其原因是合資品牌的半年末市場表現突出。 7月的轎車自主品牌雖然滑落到09年最低點,但仍稍高于08年的同期水平。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6升的增減分水嶺對低端自主品牌有刺激,促進增量。但1.6升同時又是合資品牌的絕對主力市場,在合資品牌供應鏈調整逐步到位后的市場下壓逐步體現,因此自主品牌小排量份額逐步下降。同時合資品牌中高端市場逐步恢復活力,也促使自主品牌壓力加大。但自主品牌奔騰B50等的強勢登場給自主品牌帶來明顯增量。
09年7月轎車自主品牌份額下滑,主要的影響是結構的變化,同時小型車的份額下降較快。微型車和小型車的合資品牌表現不斷走強,隨著合資品牌在緊湊型車的較強表現,其小型車的沖擊力也在不斷增強。雖然本月因一汽大眾的停產放假導致緊湊型自主品牌的回升,但這種回升的持久性仍待觀察。中檔市場由于日系車的強勢走強,自主品牌份額下降較大。 3、日系品牌走勢
09年7月日系的狹義乘用車表現大幅提升,這與豐田的調整到位相關。7月的豐田所在的市場均較高增長,MPV因奧德賽換型而走勢稍低迷。 7月的日系SUV已經達到半邊天的份額,其優勢充分體現。隨著SUV的競爭激烈,日系會進一步擠壓韓系等的空間,而自主品牌在多重傳導下壓力更大。7月的RAV4和CRV、漢蘭達的組合銷量已經達到SUV市場的40%左右,這體現日系SUV市場超強競爭力。而日產的SUV慣于高性價比,逍客等還有下探增量空間。MPV比SUV的競爭更弱一些,未來也會走SUV的老路。
日系的主力市場在中高檔市場,小型車市場的優勢不明顯,其他市場較弱,7月的趨勢稍有改變,小型車市場改善最明顯。受到轎車市場結構性變化和自身競爭力下降的共同影響,09年1-6月日系在轎車市場份額的下滑較大。但這也成為7月市場進一步提升的沖擊力量。 由于中高檔市場的總體需求不旺,而且私人運動型中高檔車不斷走強,日系的中高檔車的優勢地位受到影響,新君威、邁騰等走強導致商務用車的主導地位下降。但7月的天籟突破萬臺拉動日系車的持續走強,逐步接近08年的份額水平。高檔車市場的日系逐步恢復應有地位,7月的份額回升到17%,這也是奧迪的休假影響帶來的皇冠份額回升。 日系產品在緊湊型車的高端市場的優勢較強,與目前的普及趨勢不一致,前期政策損失也較大。但目前日系也在不斷調整走強,7月的這種趨勢稍有顯現。 小型車的日系車型主要是年輕人用車,日系目前價格偏高,車型接受度差異大,總體表現一般。但思迪鋒范等日系車型努力改進產品與緊湊型車搶市場,并逐步出現促銷的加大,取得較好的效果。 4、德系品牌走勢
7月的德系表現平穩,南北大眾的銷量優勢明顯,穩定保持前兩位的地位,總體競爭力較強,但7月份額小幅下降。因德系缺乏小型車主流市場的新產品,受市場結構的變化影響,德系應該較日系損失更大。但德系車有效控制住A級車市場的巨大空間而表現突出。MPV市場7月回升,德系的產品線絞窄,目前表現一般。德系在進口車市場的強大優勢并沒有充分體現在SUV的國產產品中,因此7月的德系狹義乘用車市場份額下滑較明顯。
德系在轎車市場的份額優勢隨著價格上升而大幅提升,但7月的德系在大部分市場的份額下降,小型車市場稍有提升。 在豪華車市場中,德系三大豪華品牌的優勢地位稍有下降,7月德系高檔豪華車的份額下降到73%的近期低點,日系回升有一定影響。 受到豐田等日系中高檔車的影響,德系中高檔車表現明顯下降,主力地位并不突出。 德系也就是南北大眾在緊湊型車的產品的梯級分布確保了總體的競爭優勢,速騰、新寶來、朗逸、明瑞等表現均較強。其產品主要在1.6升,形成7-16萬元的完整覆蓋,優勢明顯。 由于德系對中國市場重視程度遠高于豐田等日系廠家,產品本土化改進快,未來在中高檔等產品的優勢會進一步明顯,應該是中國市場的最大贏家。 5、韓系品牌走勢
09年韓系表現回升,在轎車和SUV兩個市場均有突破,這為現代起亞的市場份額上升貢獻巨大。但其優勢在于先發,劣勢在于持久,隨著日系的啟動,豐田新領導的到位,6月以來的韓系壓力加大,7月已較明顯。 在高增長的轎車市場,尤其是7月轎車處于高增長的時期,韓系的轎車份額稍有下降。雖然7月的悅動、伊蘭特組合效果突出,賽拉圖和福瑞迪的組合也已完成,但日系的競爭力逐步恢復仍對韓系造成明顯的抑制。尤其是轎車市場的壓力明顯加大。 近期韓系SUV持續拉升,而5月創22%的高份額,6-7月已逐步下降。韓系搶先于日系布局SUV的先發優勢也在豐田覺醒下而逐步下降。
近期的恢復性高增長的轎車市場中,韓系搶占高增長市場的競爭優勢,帶動份額上升。韓系在緊湊型市場中,伊蘭特和悅動、賽拉圖、福瑞迪等車型形成強大組合,8-10萬元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產品差異較大,韓系的高性價比和新品優勢明顯。08年12月以來的韓系在緊湊型市場份額大幅提升,5月達到18%的份額高點,但零售已經先行下降,6月新品尚僅能確保緊湊型份額不下降,7月已顯示壓力。 在小型車市場的韓系表現平穩,7月的雅紳特、瑞歐等表現較強,廠家銷量和零售都較強,但日系和德系的小型車走強抑制了韓系的發展空間。韓系在小型車僅有三廂較強,而這與伊蘭特等走強有一定的關聯,兩廂的較弱表現目前未改善。韓系在中檔市場努力較大,目前改善的尚不明顯,新品應有機會。 |
上一篇:“大安汽”夢想破滅 奇瑞江淮各奔前程
下一篇:2009年7月中國乘用車市場產銷分析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西祠聯盟論壇 | |||||||
|
![]() |
百度中 2009年1-7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析報告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2009年1-7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析報告 相關內容 |
![]() |
雅虎中 2009年1-7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析報告 相關內容 |
![]() |
Sogou搜索中 2009年1-7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析報告 相關內容 |